2015-05-06 16:24:29
一、背景概況
開展政府績效管理和績效考評工作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民主進程的重要手段,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立新型政府管理機制、建設“公開、透明、高效”服務型政府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強行政權力監督制約、從源頭上預防和懲治腐敗的重要舉措,是自治區黨委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
南寧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抓住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把績效管理作為推動區域發展戰略全面實現、工作有效落實,轉變機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密切聯系群眾、加強勤政廉政建設的重要抓手。
2010年4月,市委常委會決定依托覆蓋全市的電子政務網絡,將政務服務中心、市長熱線、電子監察系統等南寧市現有的政務應用系統整合起來,用2年時間分3期完成集經濟績效、社會績效、廉政績效、政治績效于一體的,內容涵蓋決策、執行、監督、評價“四位一體”的績效管理綜合信息平臺。
該平臺的建成和使用,有力的推動了南寧市績效管理工作由被動的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動態監控轉變,極大地促進了市委市政府各項中心工作的高效落實,有效的轉變了干部的工作作風,建立了新型的機關行政管理機制和政務信息交互平臺。
二、基本內容
績效管理綜合信息平臺由“十個系統,一個中心”構成,內容涵蓋決策、執行、監督、評價“四位一體”。
執行體系由部門績效管理考評系統、重點項目督查管理專項考評系統、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績效管理考評系統、公務員績效管理考評系統構成。
監督體系由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評系統、財政投入資金監察管理系統、廉情預警信息管理系統、信訪跟蹤處理管理系統構成。
評價體系由群眾滿意度培育系統構成。
決策體系由領導全局信息管理系統構成。
在此基礎之上建設的政務信息數據中心,有機的整合了績效管理數據與現有業務系統數據,全面集成管理政務信息,為績效考評與領導決策提供準確數據,有效促進了南寧市政務信息的資源共享。
1、部門績效管理考評系統
部門績效管理考評系統以促進重點工作落實為目標,以考核工作實績為重點,以信息化工具為手段,通過規范的操作流程和數據標準,確保了“指標建立、過程管理、考核評價、結果反饋”各個環節的程序標準和工作質量,通過全市機關部門的網絡化信息共享,實現了績效管理工作“多維參與、充分民主、透明公開、便捷高效”,大幅度提高了全市績效管理工作科學化水平。
2、重點項目督查管理專項考評系統
重大項目與重點工程建設是市委市政府推動南寧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工作,由于工作環節復雜,涉及部門多,協調復雜,容易出現責任不清、推動難度大的情況,是政府績效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項目督查管理專項考評系統通過倒排節點、過程監控、考核評價、在線督察等手段,實現重點項目管理責任明晰、項目推進順利、考評結果公正的目標。
3、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評系統
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評系統通過引入績效管理機制,用信息化手段和網絡技術將各單位、各部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貫徹執行《廉政準則》和《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以及自治區紀委、市紀委全會部署的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層層分解到各單位、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完成情況實行在線檢查,具備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年度指標分解、過程管理、工作監察、年度考評、統計分析、信息交流等七大功能。
4、財政投入項目資金監察管理系統
財政投入項目資金監察管理系統旨在用信息化的手段,加強對政府財政投入資金和各類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通過系統可以了解每一項資金的來源和分配去向,通過網絡技術在線跟蹤、監督所有財政資金關鍵環節的流轉、撥付情況,提高資金監管的有效性,不斷健全完善財政資金監管長效機制,確保財政資金有效、規范、安全運行。
5、群眾滿意度培育系統
人民群眾的滿意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人民群眾的外部評價也是衡量政府工作績效的最重要標準,群眾滿意度培育體系,由群眾投訴意見集中處理、部門工作及實事項目展示評價和行風評議、群眾意見征集、群眾滿意度調查、互聯網輿情分析六個子系統構成,以實現群眾對政府工作“事前、事后、事中”的全過程參與。
6、領導全局信息管理系統
領導全局信息管理系統依托“執行”“監督”“評價”體系收集的政務信息以及其他業務系統的管理數據,將南寧市的“工作推進全貌”、“責任分工落實情況”、“各項重點工作、重點項目的進度”、“關鍵職能工作的履行情況”、“群眾熱點需求”、“廉政風險信息”、“部門、干部的能力業績分析”等關乎全局的重要政務信息以可視化的方式進行直觀展現,讓各級領導隨時了解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在線作出工作批示。為領導推動部署工作、保障工作落實提供決策支持。
7、體系保障
組織保障是績效管理體系得以全面推動的前提,為了保證績效綜合管理工作的順利運行,南寧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市紀委、市委組織部等領導和11個單位組成的績效考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歸屬黨委部門,全市114個被考評責任單位都成立了績效考評領導小組,明確了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數據錄入和系統管理的工作人員。
制度保障是績效管理體系得以不斷優化提升的基礎,兩年來,南寧市制定了《綜合平臺管理辦法》、《指標分解辦法》、《數據采集辦法》、《查訪核驗辦法》、《扣分細則》等多項工作制度、流程規范及數據標準,使績效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有章可循、標準規范
思想保障和技術保障是績效管理得以全面深入推廣的必要條件,2010年我們對被考評單位分管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進行了大規模的集中培訓,并通過召開工作動員會、上線啟動會、媒體發布會和專家研討會、將績效管理納入了干部和公務員學習培訓的內容等方式普及績效管理理念和方法。
三、成效亮點
南寧市績效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得到了包括人民網、新華網、廣西日報、廣西衛視、南寧日報、南寧電視在內的多家媒體的正面報道。國家行政學院許正中教授指出,南寧數字績效政府的探索值得充分肯定,是技術與管理的結合,指出南寧的做法將為政府改革起導向性作用;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師單志廣博士認為南寧的實踐兼具“前瞻性、前沿性、開拓性、創新性、示范性”,做到了業務工作與信息系統的結合、融合、契合、適合;中國科學院葉中華教授認為南寧正在努力成為法制化、服務型、回應性的政府,為我國政府績效管理的推廣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懲防體系建設提供了新思路,開辟了新方法。人民大學劉昕教授認為南寧市的績效管理實際上是把企業很成熟的管理模式運用到了政府部門,是政府管理的一場革命,通過信息化手段把部門軟的任務、硬化了,公開了,讓人人都有壓力,是一次很好的實踐。